当前,清宫戏数量众多,许多年轻人也特别喜爱这类影视剧。剧中清朝人物的服饰、装束和发型深受“清宫迷”和“穿越迷”的追捧,特别是清朝的阿哥、皇子们的乌黑大辫子和发亮脑门,更是让人心动不已。但实际上,并非所有清朝男性都是这种发型。具体而言,这种光头大辫子的形象是直到清朝晚期才逐渐演变出来,并进入电视剧中的。

后金刚建国时,男性主流的发型叫做“金钱鼠尾”,顾名思义,这种发型要求脑后只留细细的一缕头发,如老鼠尾巴一般细,据说尾部要细到能穿过针眼。除了这一小绺子头发之外,整个脑袋要剃光。清初之所以留这种发型,当然不是为了追求炫酷,而是因为女真人善骑射,常年骑马和征战,这种发型在大风吹拂下仍然不会遮挡视线。

有人说了,既然如此,为什么不剃个光头,岂不是更凉快更省事?这事据说跟女真人的信仰有关,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,人的脑后是灵魂栖息之地,需要有头发作为载体和寄托,因此不能全部剃掉,而且他们相信士兵战死之后,通过脑后的这缕头发可以超度升天。

到满清入主中原后,要求汉人全部“剃发易服”,但在几千年儒家文化传承的汉人看来,这种脑后一撮头发的造型实在是不堪入目,而且自古以来“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”,怎能说剃就剃?纷纷表示不满和抗拒,于是就有了后来的“留头不留发、留发不留头”的暴力推广。

从清中后期的嘉庆朝开始,经过多年的满汉争斗、磨合,朝廷开始在发型上有所改革,蓄的头发有所增加,脑后的辫子也越编越粗,后来发际线一直留到了头顶,逐渐演变成了今天许多影视剧和照片资料中的大长辫子的形象,被称为“蛇尾”发型。这种形象一直保留到辛亥革命时期,革命党人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,号召百姓剪辫蓄发,这才结束了这种持续几百年的头型。

满清人用一条辫子捆住了汉人整整一个朝代,读者朋友们,你们对清朝人的这种发饰有什么评价呢?